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研究生招生 >> 正文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人:日期:2017-01-17浏览数: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物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进入21世纪后,本专业发展迅速,为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已完成多项省部级教改项目和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出版专著或参与教材编写30余部。近5年来,在《课程教材教法》《大学物理》《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中国高教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教育评论》等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现有导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4人。学位点负责人宋善炎教授在中学物理竞赛领域颇有研究,所教学生获国际物理奥林匹克金牌5枚、银牌1枚,有3本物理奥赛书籍成为全国优秀畅销书;刘健智博士是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和司南版高中物理实验教材编写的核心人员,在中学物理新课程领域有较大影响;敖胜美教授在大学物理问题方面的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熊举峰博 士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本学位点承办了金沙赌玚2004_金沙集团1862【官方网站】和湖南省物理学会主办的公开刊物《湖南中学物理》,该刊物在全国中学物理 界有较大的影响。二十多年来,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中不少在高校工作并继续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工作单位的学术尖子和业务骨干。本专业与全国大多数高校的物理 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建立了联系,开展了广泛的学术及教学研究等交流工作。

二、培养目标

本 专业培养具有教师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具有团队意识,具有宽厚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物理教育教学技能,掌握科学 教育研究方法,熟悉国内外教学改革动向,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其阅读及进行写作和交流的中学、高校研究型物理教师,同时为相关专业输送博士 生。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3年。在达到学校规定的提前毕业的条件下,允许提前毕业,但最短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不含休学时间)。提前毕业及延长学习年限的要求参照《金沙赌玚2004_金沙集团1862【官方网站】研究生提前毕业及延长学习年限的有关规定》。

四、本专业研究方向及简介

(一)物理教育理论及方法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物理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及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学习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改革比较研究,近现代物理学发展史,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等。学术带头人为宋善炎教授,其他导师有刘健智博士、敖胜美教授、熊举峰博士。近年来,出版专著2部,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

(二)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

本 方向主要研究课程理论、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及其比较研究、物理教学理论、物理教学方法和模式、物理教学有效性及中学物理课程的实施等方面 的问题。学习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物理新课程研究、物理课程改革比较研究、教学理论研究、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与教学技能训练等。学术带头人为宋善炎教授,其他导师有刘健智博士、敖胜美教授、熊举峰博士。宋善炎、刘健智、熊举峰都具有中学物理教学经历,擅长指导教学技能训练。近年来,出版专著4部,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

(三)物理教学问题与竞赛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普通物理教学问题、理论物理专题、中学物理疑难问题及中学物理竞赛研究等方面的问题。学习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大学物理教学问题研究、中学物理竞赛研究、现代科技概论、物理教学论等。学术带头人为敖胜美教授,其他导师有宋善炎教授、刘健智博士、熊举峰博士、黄生训副教授。近年来,出版专著3部,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四)物理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物理教学中疑难实验的成因与改进、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验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学习的主要课程专业课有:物理教学论、物理教学问题研究、物理实验设计与教学、物理学发展史等。学术带头人为熊举峰博士,其他导师有宋善炎教授、刘健智博士、廖树帜教授、胡平亚副教授。近年来,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五)科学教育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理科课程与教学、综合科学课程、科学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科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问题。学习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科学教育概论、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科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SPSS统计软件的运用、文献阅读等。学术带头人为刘健智博士,其他导师有宋善炎教授、敖胜美教授、熊举峰博士。近年来,在《高等教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出版相关专著1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组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

方式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必

修课程

1000000000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讲座

考试

6学分

100000000014

自然辩证法

18

1

1

讲座

考试

100000000007

硕士学位英语课程

108

3

1

面授讲课

考试

专业必

修课程

100000000005

教学理论研究

30

1

1

面授讲课

考试

14学分

10000000000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0

1

1

面授讲课

考试

211040102001

物理教学论

60

3

2

面授讲课

考试

211040102002

物理教学问题研究

60

3

2

面授讲课

考试

211040102012

课件设计与制作

60

3

1

面授讲课

考试

211040102013

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

60

3

1

面授讲课

考试

方向限

选课程

211040102007

物理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40

2

3

阅读研讨

考查

至少4门

最低8分

211040102005

近现代物理学发展史

40

2

2

阅读研讨

考试

211040102009

物理教育与竞赛研究

40

2

2

面授讲课

考试

211040102014

科学教育概论

40

2

2

阅读研讨

考查

211040102015

SPSS统计软件的运用

40

2

2

上机操作

考试

211040102016

中学物理新课程研究

40

2

2

面授讲课

考查

211040102017

物理实验设计与教学

40

2

3

面授讲课

考查

任意选

修课程

211040102010

现代科技概论

40

2

3

阅读研讨

考试

至少2门

最低4分

211040102011

专业英语

40

2

3

阅读研讨

考试

211040102018

科学教育类文献阅读

40

2

3

阅读研讨

考查

211040102019

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与教学技能训练

40

2

2

实践练习

考查

211040102020

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

40

2

3

面授讲课

考查

必修

环节

学术活动

2

实践环节

2

六、培养环节

1、个人培养计划

硕士生应在入学1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包括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等计划。个人培养计划由导师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及研究生处备案。

2、学术活动

在读期间,硕士生应听取不少于6场由学校、教育科学学院、物信学院、学位点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1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学术活动占2分,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及学生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导师组综合评定。

3、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占2学分,包括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分别占1分。 学生必须参与导师和学位点教师的科研课题。教学实践的形式包括课堂讲授、批改作业、指导实验、答疑解难、教育实习等。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的成绩均分为优 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四个等级,合格及以上等级可获学分。科研实践成绩由课题负责人和导师评定。教学实践的考核由接受实践部门与指导教师或导师综合评 定。

4、中期考核

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前必须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由导师组负责,对研究生前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情况进行综合考试。具体要求参照《金沙赌玚2004_金沙集团1862【官方网站】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管理办法》。

七、培养方式

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八、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硕士生在答辩前必须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刊物上发表两篇,或在北大版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本专业学术论文。所有论文发表前应须经导师认可,发表后由导师组共同认定。发表的论文必须导师是第一作者学生是第二作者或学生是第一作者。

九、学位论文

硕士生一般应在第四学期初(每年4月份前)完成开题报告。硕士生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10个月。具体要求参照《金沙赌玚2004_金沙集团1862【官方网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实施管理办法》和《金沙赌玚2004_金沙集团1862【官方网站】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十、经典书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封小超,王力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宋善炎.物理教学论[M].长沙:金沙赌玚2004_金沙集团1862【官方网站】出版社,2002.

7.朱鋐雄.物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郭玉英.物理比较教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9.罗星凯.中学物理疑难实验专题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0





Baidu
sogou